学习规划咨询:

19884171982(微信同号)

当前位置:
美院附中备考集训,杭七中解放路校区高二美术班厚吴写生作品展
来源:凤鸣 | 作者:杭州凤鸣美术教育 | 发布时间: 2023-11-29 | 167 次浏览 | 分享到:

凤鸣美术中考教育2023届美院附中状元榜

获得鲁美附中总分全国状元一名(全国仅此一名)

获得西美附中总分第一高分531分一名

获得国美附中速写单科状元

解放路校区高二写生优秀作品展,

请您展卷悦目:

21画室

作品:《墨林》

作者:21画室李熹津

指导老师:林钰寒

教师点评:色调统一,造型准确、高压,有一定的空间透视感。

作品:《午后》

作者:21画室孙舒阳

指导老师:林钰寒

教师点评:色调明确浓郁,暗亮对比强烈,画面效果强,笔触奔放,松动,有一定的表现力。

作品:《房子》

作者:21画室张怡萱

指导老师:林钰寒

教师点评:房子造型准确,画面色调统一,空间合理,光感强烈,画面有强烈的冷暖对比和暗亮变化,比较完整。

作品:《破房子》

作者:21画室吴漪茜

指导老师:林钰寒

教师点评:构图有一定的思考,画面的明度对比强烈,色调淡雅,画面有虚实对比。

作品:《街》

作者:21画室黄苏文

指导老师:林钰寒

教师点评:画面有比较强烈的明度对比,效果强烈,颜色丰富,画面效果较强,构图透视准确。

作品:《道》

作者:21画室黄苏文

指导老师:林钰寒

教师点评:画面色调统一,透视准确,颜色高雅,笔触有虚实变化,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

作品:《司马第》

作者:21画室单彦栋

指导老师:林钰寒

教师点评:画面造型感强,色调浓郁,光感十足,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强。

作品:《午后阳光》

作者:21画室葛雨畅

指导老师:林钰寒

教师点评:画面色调统一,空间透视感强,颜色淡雅,笔触有丰富的虚实对比。

22画室

作品:《平凡的午后》

作者:22画室姬静,陈斌

指导老师:方雅男

教师点评:两位同学采用有色卡纸,绘画时把卡纸的颜色融入画面当中,并不满幅作画,形成独特的视觉风格。用笔细腻,色调和谐,画面氛围感处理得很好。

作品:《河岸》

作者:22画室林墨涵

指导老师:方雅男

教师点评:画面色调统一,用笔大胆,色调明快,画面有阳光有温度,树林的梳理做得很好,要是后面三棵树形再整理一下则更好。

作品:《角落的延绵》

作者:22画室王知非

指导老师:方雅男

教师点评:用色通透沉稳,色调明确,画面节奏有序,看得出该同学有较好的塑造能力和观察力,圆形的构图让两幅小景显得很独特。

作品:《日光倾泻系列》

作者:22画室朱宇涵,虞欣悦

指导老师:方雅男

教师点评:两位同学对同一题材,进行不同的诠释。用笔变化,生动,冷暖得当。午后阳光洒落,画面明快而动人。

作品:《池边的老房子》

作者:22画室周娱,沈清航

指导老师:方雅男

教师点评:联画考验同学之间的配合,色调上的,用笔上的,主次上的。这幅画面两位同学配合得很好,视觉中心明确,画面厚重扎实,明快有力量。

作品:《午后厂房》

作者:22画室张子栎

指导老师:方雅男

教师点评:这幅作品色彩明快,厂房前的广告牌处理让画面具有装饰性。表现柔和有力量。

作品:《破败间的新生》

作者:22画室周娱

指导老师:方雅男

教师点评:房子老得不能再老了,梁柱结构在该同学的梳理下显得理性而有力,本该破败的感觉却有了莫名的力量感。画面层次梳理清楚,明暗构成画面多层框架,是一幅值得细看的画。

作品:《十里秋光》

作者:22画室赵梓涵,王知非,任珺

指导老师:方雅男

教师点评:三位同学配合默契,色调用笔统一,画面气势很强,体现十里秋光收获之美。

23画室

作品:《浮光跃金》

作者:23画室傅嘉美

指导老师:苏志渊

教师点评:“一”字长幅型构图很好地呈现出所选风景的样貌,加上暖色调的配合,有电影画面的即视感;造型功底扎实,用笔稳健,主次景别推敲有序,得当。彼时正值深秋,画面的感觉给人一种温暖、悠长的岁月质感。

作品:《木质品》

作者:23画室赵燕南

指导老师:苏志渊

教师点评:用笔潇洒松动又不乏严谨的造型,透视合理,颜色成熟,厚重而富有冲击力。古建筑木质颜色的度不易把控,画面中大面积木板的深棕色以及背光面的那种冷灰墨绿色的搭配舒适,有苍茫古朴的韵味。

作品:《厚吴公祠》

作者:23画室王茵

指导老师:苏志渊

教师点评:用笔活脱峭拔,果决,画味足,有一种速写和漫画的味道在里头,寥寥数笔便把骑车的人、遮阳棚、垃圾桶、盆栽等生动地概括。

作品:《光的过滤》

作者:23画室秦泽豪

指导老师:苏志渊

教师点评:冷色调的处理得当,尤其那一束穿过树叶的光,是整幅画的灵魂,冷色调光的颜色恰到好处,光照由近及远的纯度变化自然舒适,整体画面透露出一种不自觉的朴拙的气质,单看画面的重色显得“焦”,可是落在画面中倒也站得住脚。

作品:《静影沉壁》

作者:23画室孙筱雅

指导老师:苏志渊

教师点评:整体冷色调的画面,纯灰度拿捏到位,颜色灰雅,有种色粉画的质感;方中带圆的构图,虚实对比强烈,给人营造出一种景中有景,又像是管中窥探别致的感觉,视点末端景物虚化的处理是精彩处,画出了空气中跳动的尘埃在阳光的照射下得以显现的朦胧感。

作品:《庭中有棵树》

作者:23画室吴君逸

指导老师:苏志渊

教师点评:画面的意识明确,一反常规,以树为画面的主体,树的亮暗和纯灰几个层次的区分到位,视觉中心区域物体的刻画也围绕着中心渐次向周围展开,再加上电瓶车和小动物的刻画为视觉中心增色了不少。

作品:《司马第》

作者:23画室何婕

指导老师:苏志渊

教师点评:画面的光影感十足,即使画面的视觉中心处于大面积的阴影当中,但是通过对投影形状细致的观察表现,使得中心也能凸显出来,逆光而行的路人和暗影中的画包拖车亦是点睛之笔,增加了画面的现场写生感。

作品:《转角》

作者:23画室钟睿卿

指导老师:苏志渊

教师点评:用色大胆,浓烈,主次对比强烈,构图新奇,仿佛鱼眼镜头,空间感十足,画面中心的两根廊柱巧妙的把整个画面分割成三个部分,左侧廊柱的质感刻画精彩到位,画出那种经过年岁包浆,表面乌得发亮的质感。

24画室

作品:《微光》

作者:24画室童琪涵

指导老师:张予萌

教师点评:选取老建筑的局部,通过光线将画面进行串联,结构稳定,黑白形式感较强,用笔质朴松动,颜色沉稳,体现出一直幽静的美。

作品:《角落》

作者:24画室杨念念

指导老师:张予萌

教师点评:画面具有一定的整体性,用笔轻松自然,运用对比色和明暗对比使得画面明亮而清新。

作品:《生》

作者:24画室金锐帆

指导老师:张予萌

教师点评:色彩明亮,用笔大胆、松动、自然,画面中横向和纵向的直线对画面起到了支撑的作用,给人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如果不把视觉中心居中会更好。

作品:《光》

作者:24画室盛逸轩

指导老师:张予萌

教师点评:有秩序地了明度层次和疏密的归纳,节奏感不错,画面黑白形式感较强,具有一定的整体性。

作品:《春台》

作者:24画室顾周靓

指导老师:张予萌

教师点评:绿色调处理得沉稳、微妙、和谐,构图新颖,用笔松动,疏密结合,是一件不错的写生作品。

作品:《农具》

作者:24画室蒋孔亮

指导老师:张予萌

教师点评:长短线条分布在画面中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形式感,用色入调,用笔质朴,视觉中心处如果能更加深入具体一些会更好。

作品:《屋舍》

作者:24画室徐儒佳

指导老师:张予萌

教师点评:画面简洁大气,通过色块的呼应、疏密的结合、虚实的节奏使画面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但要注意暖黄色区域明度的区分和变化。

作品:《公园一角》

作者:24画室杨伊蕾

指导老师:张予萌

教师点评:能看得出作者主观地对景物进行了概括和处理,地面有弧度的线条和亭子的造型具有一定的呼应效果,画面整体性较强,具有一定的趣味感。

25画室

作品:《窗》

作者:25画室杨佳颖

指导老师:申屠宇轩

教师点评:作品构图严谨,灵活运用方形所拥有的独特形式美感,在同一立面中通过色彩微妙的区分,展现了丰富的色彩关系。画面中的

肌理感很好地表现了黄土墙的历史感。

作品:《河岸林径》

作者:25画室李祖煌

指导老师:申屠宇轩

教师点评:作品画面层次丰富,树枝与树干对画面的分割恰到好处,枝与干的变化体现出独特的空间感。画面色彩关系明确,整体呈现的略带紫色的色调表现出了清晨河岸的水汽与阳光照射下小径的清幽。

作品:《河岸三联》

作者:25画室顾瑞盈

指导老师:申屠宇轩

教师点评:作品将完整的场景分为三个部分,同时每一部分也都能成为独立的一幅画面。同一的色调让三幅画面形成独特的空间。可以看出作者更加注重色彩与形式的统一性,既不浮夸也不简单,是对现实的提炼与概括。

作品:《后吴廊桥》

作者:25画室毛梦馨

指导老师:申屠宇轩

教师点评:画面笔触细致严谨,整体暖色调协调,明快。形与色的良好结合是画面的亮点,在良好的素描关系上加之丰富微妙的色彩关系,使得画面的空间与氛围更加地协调与完整。

作品:《后吴戏台》

作者:25画室高睿熙

指导老师:申屠宇轩

教师点评:作品表现了上午阳光下的戏台,画面将地面色块处理为画面中最大的亮色块,巧妙地将日照的氛围感拉满。戏台与白墙处在背光处,所呈现出的紫色更加强了画面的光感,很好地表现了当时阳光下的热感。画面笔触不浮不躁,虽显得笨拙却不失严谨。

作品:《枯树》

作者:25画室杨佳颖

指导老师:申屠宇轩

教师点评:作品形式感强,画面分割严谨,色调协调微妙。前屋与后屋不同的机理感拉开了空间,两棵植物的茂盛与枯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丰富了画面的节奏。运用刮刀将枯树刻画出来,呈现出一种独特且细致的效果,非常的巧妙。

作品:《廊桥风景》

作者:25画室包诗情

指导老师:申屠宇轩

教师点评:画面温柔宁静,色调清透明亮,笔触细致严谨。空间关系明确,将水面处理的概括平静却比将水面处理的波光粼粼要更加融入整体的画面色调与氛围。画面中几点对比让画面节奏更加完整,远近的水面、左右的树群、远处的高铁与近处的小桥。

作品:《远山》

作者:25画室王孙静

指导老师:申屠宇轩

教师点评:画面激情澎湃,色彩鲜明透亮。全画用刮刀完成,每个色块之间关系微妙,颜色与肌理结合得很巧妙。看似生动的笔触却不失严谨,尤其是远处的山形,节奏丰富,水面的肌理也让画面显得更加完整。

26画室

作品:《厚吴的房子》

作者:26画室马邵欣

指导老师:赵海颖

教师点评:这幅画构图饱满,色调素雅,有较强的写生感。建筑的颜色变化微妙,丰富且统一。画面中笔触再丰富些整体会更生动。

作品:《理发店的后院》

作者:26画室黄思婷

指导老师:赵海颖

教师点评:这幅画用笔轻松,色调清冷。不同颜色的绿色有造型色相有区别。画面的色相稍显简单,适当增加暖红色块和橙色块画面的整体色彩会显得更丰富。

作品:《洞庭秋思》

作者:26画室俞淑欣

指导老师:赵海颖

教师点评:画面构图别致,笔触朴素自然。作者熟练地运用纯灰对比和对比色对比轻松地把控画面的色彩节奏。中景的塑造再深入些整体效果会更好。

作品:《祠堂的晨光》

作者:26画室牛婧涵

指导老师:赵海颖

教师点评:画面的空间感强,色彩较写实。作者用朴素的笔触细致地描绘了祠堂里早晨阳光洒下来的场景。

作品:《正午》

作者:26画室詹雨萌

指导老师:赵海颖

教师点评:这幅画的特点在于画面笔触松动,颜色明快,构图也比较大胆,能够用笔触来组织画面,使作品显得完整,对于空间的表现还需要注意,前景与远处空间拉开会更好。

作品:《公祠》

作者:26画室马启桓

指导老师:赵海颖

教师点评:这幅作品构图合理,大的色彩关系比较响亮,整体性强。对于建筑的塑造真实可信,用微妙的彩灰很好地刻画出了逆光的视觉效果。用笔可以更加轻松灵动。

作品:《廊桥小景》

作者:26画室陈姝铮

指导老师:赵海颖

教师点评:作品有一种质朴的趣味,画面中形状画得肯定、具体、真实,构图疏密有致,在表现上显得不够成熟,笔法比较单一,色彩也略显简单,对于自然色彩观察与表现如能更加细致丰富画面效果会更好。

作品:《初晴》

作者:26画室张一凡

指导老师:赵海颖

教师点评:画面构图合理,色彩明快,笔触轻松。色彩的对比略显单一,丰富度有待加强。水面的表现上可以更加丰富,以增加水面的质感和空间的深度。

27画室

作品:《初秋的河堤》

作者:27画室申屠亦楠

指导老师:蒋露霞

教师点评:该作品色彩丰富、色调和谐,很好地区分了不同的绿色。画面组织感强,用画笔层层递进推出了远景、中景、近景。烘托了视觉中心点。表现出了初秋河岸两边的优美风光。

作品:《宁静的村落》

作者:上:27画室陈奕嘉 下:27画室张玥涵、李若兮

指导老师:蒋露霞

教师点评:两幅联画均展示了同学之间的默契配合。画面色调和谐统一又有对比,用笔轻松且丰富,空间关系得当,沉稳的灰颜色体现了村落的静谧之美。

作品:《破屋》

作者:27画室叶飘飘

指导老师:蒋露霞

教师点评:画面视觉中心明确,层次梳理清晰。作者把破旧的老屋描绘出了岁月的积淀,静静地立在那里等待时间的流逝。轻松的笔触带出小草的勃勃生机,与破败的老屋形成强烈反差。

作品:《正午的阳光》

作者:27画室贾芮

指导老师:蒋露霞

教师点评:明亮的黄色调,大胆的笔触,强烈的光影对比,很好地体现出了阳光的热烈。视觉中心点植物的细致刻画暗示了在阳光下的勃勃生机。该作品体现了作者良好的色彩素养和耐心。

作品:《白墙》

作者:27画室叶淑仪

指导老师:蒋露霞

教师点评:轻松地笔触,强烈的黑白对比,使得画面干脆利落。作者用周边的灰色很好地衬托出了视觉中心点的白墙。为防止画面简单,用微妙的亮灰色对整面白墙作了区分,体现了作者敏锐的色彩观察力。

作品:《厚吴村口》

作者:27画室王逸休

指导老师:蒋露霞

教师点评:该作品用笔大胆洒脱,色调明确,画面节奏有序,小笔触集中刻画了视觉中心的破房子,使得画面主次关系明确,破房子处的这块白墙尤其显得珍贵。

作品:《秋风欲止水若镜》

作者:27画室张瑞阳

指导老师:蒋露霞

教师点评:此幅作品在刻画上有一定的难度。作者利用远处平面的房屋衬托出前面的树丛,树的造型和颜色细致区分笔触由大及小。水面的刻画尤为成功,寥寥几笔,肆意洒脱,带出水面的倒影却杂而不乱,与树的丰富笔触形成强烈对比。

作品:《厚吴杂记》

作者:27画室朱奕辰、岑诺、余文睿、沈夕剀、李若兮、张睿栩、申屠亦楠

指导老师:蒋露霞

教师点评:初秋的厚吴在同学们的本子上留下了美好的印记。有老旧的屋舍、有崭新的戏台、有茂盛的树木、有丰硕的果实、有美丽的花儿、有可爱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也有温暖的阳光、美好的记忆~一切都让人赏心悦目。

28画室

作品:《静》

作者:28画室叶静怡

指导老师:任可

教师点评:手法写实,用色稳重入调,刻画深入完整,画面生活气息浓郁。

作品:《老店门口的旧机车》

作者:28画室叶佳瑞

指导老师:任可

教师点评:手法写实,物体造型准确,刻画深入完整,主题突出画面生活气息浓郁。

作品:《石阶上的多肉》

作者:28画室胡育涵

指导老师:任可

教师点评:选题独特手法写实,画面色彩和谐,物体刻画准确细腻,主题突出具有生活气息。

作品:《远处的红房子》

作者:28画室郑朱芹

指导老师:任可

教师点评:构图平稳合理,空间处理得当,色调把握恰当,细节刻画生动。

作品:《池塘边的老屋》

作者:28画室刘旻褀

指导老师:任可

教师点评:构图合理,造型把握准确,空间处理恰当,塑造深入。

作品:《午后的老街》

作者:28画室张静

指导老师:任可

教师点评:色调和谐用色沉稳,用笔严谨且刻画细致。

作品:《通途》

作者:28画室吴俊

指导老师:任可

教师点评:选题独特手法写实,构图合理画面纵深感强,物体刻画准确细致,主题突出。

作品:《待丰收》

作者:28画室叶静怡、洪湘怡、李宛湘、章钶悦合作

指导老师:任可

教师点评:选题独特手法写实,画面色彩和谐,物体刻画准确细腻,空间关系处理得当主题突出,充分体现了团队合作的集体智慧和效果。

29画室

作品:《厚吴小巷》

作者:29画室赵正钦

指导老师:施慧

教师点评:画面色调和谐,暗部整体中有变化,视觉中心明确;画面大笔触、中笔触、小笔触运用自如,如果路面的空间感再好一点会更好。

作品:《村口廊桥》

作者:29画室陈曦

指导老师:施慧

教师点评:该同学造型能力好,通过桥洞把廊桥的透视表现得比较合理,把逆光的廊桥暗部画得透亮,捕捉到了光影的瞬间。

作品:《池塘》

作者:29画室陈泽宇

指导老师:施慧

教师点评:这位同学的画面色调和谐、用笔爽快、空间关系合理,松紧有度,远山的颜色如果再冷一点再退远一点会更好。

作品:《廊桥河边》

作者:29画室包悠然

指导老师:施慧

教师点评:这位同学选择了方构图,和他人有不一样的想法,画面色彩浓郁、笔法厚重、空间层次推理得比较有序,左边的一束光打到前面的枯树枝上体现了画面中心,如果天空的层次再好一点会更好。

作品:《光》

作者:29画室陈曦

指导老师:施慧

教师点评:该作品抓住了门洞内瞬间的光,整个墙面又处在暗部,把暗部画得很透,给人一种温暖的感受,细节的刻画也比较出彩,很有耐心,这次下乡收获很大。

作品:《和谐号》

作者:29画室胡馨可

指导老师:施慧

教师点评:画面用笔爽快、颜色大胆,高架桥上的高铁和田野形成了鲜明的时代对比,如果远山的形再好看一点、颜色再冷一点会更好。

作品:《秋收》

作者:29画室石雪琪、刘子涵

指导老师:施慧

教师点评:两位同学配合得很默契,色调统一、空间合理、节奏变化丰富,天空的用笔稍再大气一点会更好。

作品:《窗》

作者:29画室李雯乐

指导老师:施慧

教师点评:这位同学表现农村老房子的窗户,通过枯笔和刮刀的技法仿佛把厚吴古镇的沧桑表现得淋漓尽致,画面选取了局部的构图,对自己感兴趣的点进行钻研,这样的学习态度值得大家效仿。

30画室

作品:《古村秋日》

作者:30画室申梦瑶

指导老师:林怡

教师点评:该作品恰到好处地描绘了老宅在阳光下和阴影处的光感和造型,体现了乡村的宁静和暖意。暗部颜色处理通透,归纳了画面光阴感。

作品:《烟火戏间》

作者:30画室陈一涵

指导老师:林怡

教师点评:该作品是一处传统古戏台,构图饱满,色彩运用和谐、明确,用笔节奏收放有度,该学生处理画面冷静沉着。

作品:《秋日之晨》

作者:30画室金梦伊

指导老师:林怡

教师点评:阳光下的古建筑的体积感处理较好,光影的形状捕捉意识明确。

作品:《池塘》

作者:30画室姜沐辰

指导老师:林怡

教师点评:该作品用色鲜艳大胆,用笔轻松,体现出该学生作画感受力较好。

作品:《阳光下》

作者:30画室上官文玉

指导老师:林怡

教师点评:该作品用笔轻松,用色自然和谐,笔触虚实运用到位。

作品:《大树》

作者:30画室闻江君

指导老师:林怡

教师点评:大树浓郁的绿,和透亮的远景对比分外强烈,画面色彩透亮,用笔娴熟。

作品:《池边老宅》

作者:30画室孙熙钰

指导老师:林怡

教师点评:该作品色调沉稳,笔法有力,一排偏平面的房子塑造出富有变化,该学生主动性较强。

作品:《吴庭公祠》

作者:30画室赵砚凝

指导老师:林怡

教师点评:该学生造型能力强,笔触大胆肯定,富有节奏地处理错综复杂的屋顶,建筑的坚固和灵动的水面形成很好的对比。

31画室

作品:《祠堂》

作者:31画室李嘉程

指导老师:徐吉林

教师点评:色调和谐、恬淡、雅致、画面静谧。

作品:《荷叶》

作者:31画室高欣梦

指导老师:徐吉林

教师点评:画面活泼、内容富有形式美、杂而有序、破又规整。

作品:《丰收》

作者:31画室杨雨晴

指导老师:徐吉林

教师点评:色调和谐热闹、刻画精致入微、手法娴熟、值得细细品。

作品:《池边树》

作者:31画室丁沈睿

指导老师:徐吉林

教师点评:笔触跳跃有序带势、不同树不同用笔、富有变化又和谐雅致、画面轻松。

作品:《池塘》

作者:31画室林淑欣

指导老师:徐吉林

教师点评:色调和谐、用色沉稳、用笔严谨、刻画细致。

作品:《廊坊》

作者:31画室许佳雯

指导老师:徐吉林

教师点评:构图平衡、笔触放松、色层厚重。

作品:《灌木丛》

作者:31画室陈雨涵

指导老师:徐吉林

教师点评:主体简单但难以刻画、此画用笔自由、奔放、自由、颜色丰富和谐。

作品:《院子入口》

作者:31画室孟雨婷

指导老师:徐吉林

教师点评:笔触较好地表达了绿色的层次在阳光下的斑驳与摇曳、背景稀疏的用笔有利于衬显院子的荒落、画面有一定的逸趣。

32画室

作品:《LANGQIAO》

作者:32画室顾王瑶

指导老师:程明

教师点评:该作品色调统一,色彩浓郁厚重,用笔大胆丰富又不失细节描绘,空间感深远,层次清晰,体积感明确。

作品:《屋前》

作者:32画室汪小茗

指导老师:程明

教师点评:该作品构图新颖,取一个角落为绘画主体,对造型很讲究。色调统一,用浓郁的色彩描绘了一幅阳光下的小景。

作品:《廊桥印象》

作者:32画室管乐妍

指导老师:程明

教师点评:该作品用色大胆主观,观察仔细,画面整体安排和谐统一,用印象派的颜色把光与影的关系,近处与远处的空间关系进行合理的表现。

作品:《厚吴彩雕》

作者:32画室孙舒彤

指导老师:程明

教师点评:该作品构图采用了画面黄金分割法把画面分成四份,同时用绿、红、黄、蓝对应春、夏、秋、冬、四种色调对厚吴的木雕进行精彩描绘,刻画细致入微,形象特征鲜明。

作品:《光荫》

作者:32画室施杰睿

指导老师:程明

教师点评:该作品画面色调统一,用色微妙,在一个绿色调里充分地用色彩的微差表现在阳光下的一条小路由近到远无尽延伸的视觉效果,用笔大胆丰富又不失细节描绘,空间感深远。

作品:《树荫下的小屋》

作者:32画室贾丹宁

指导老师:程明

教师点评:该作品以暖色为调,生动地描绘出一幅春天生机盎扬的小院子,造型丰富,色彩关系合理,画面层次清晰,画面中心明确。

作品:《一角》

作者:32画室沈欣悦

指导老师:程明

教师点评:该作品画面和谐统一,颜色以高级灰为主,对形象鲜明的木雕,用大胆丰富又不失细节的笔触进行描绘,画面中心明确,层次清晰耐看。

作品:《厚吴屋角》

作者:32画室王泽语

指导老师:程明

教师点评:该作品色调统一,颜色丰富又不失协调,用笔大胆明确,主次层次清晰,以大面为主,点和线辅助修饰,塑造充分体感充实,构成感较强。

作品:《吴奈》

作者:32画室王长乐

指导老师:程明

教师点评:该作品研习了印象派莫奈的绘画风格,以小笔点触为主要变现手法,对厚吴的风景进行了艺术处理。用色主观,构图有考究,画面整体层次感清晰,主次明确,造型鲜明。